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
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
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
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是宋代文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安抚官李思永的挽歌,内容涉及到发廪宁忧岁、防御边境、李成州的才干和操守,以及士人的追求和理想。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
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
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
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
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思永的悼念和赞颂之情。诗的第一句“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意味着安抚官李思永在困难的岁月里,即使秋天尚未到来,也早已开始了繁重的工作。这句话揭示了李思永的勤勉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两句“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赞扬了李思永承袭古代汉朝循吏的优良传统,以及他在如今的时代中的杰出表现。这表明他在治理边境问题上有着非凡的能力和才干。
接下来的两句“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形象地描绘了李思永的坚韧和威严。他的气势如矫健的弓箭横跨边关,他的光芒如明亮的星斗穿过繁星布满的牛宿。这种描写将李思永塑造成了一个英勇无畏、光辉照人的形象。
最后一句“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表达了诗人对士人的理想追求。竹林象征着士人的清高和纯洁,诗人希望天下的士人都能像竹林一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不为官位和功名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卓越和修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李思永的敬仰和追思,同时也传达了对士人高尚品质和理想的赞美和期望。诗人通过对李思永的赞美,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道德风范和才干的楷模,同时以此来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士人。
大小孤山专绝险,上中水府柄幽权。行人投栗船头拜,小艇横江来觅钱。
水流湿,火就燥。临安纸贵,一状领过。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雨师云将莫论功,天意元因圣德通。不但水生苗厌厌,也应土润黍芃芃。田间老稚交相语,秋后仓箱定不空。绛帐先生妙言语,请歌嘉定比元丰。
一不做,二不休,宾主互换有来由。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黉舍修方毕,还欣祭服成。豆笾罗庶品,环佩出新声。已见威仪萧,更须经术明。愿言俱努力,看即奋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