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姑孰十咏·谢公宅》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中文译文:
夕阳余晖照在青山上,谢公的宅邸显得寂寞。
竹林里没有人的声音,水池中的月色很虚幻。
庭院荒芜,到处是凋谢的草木,废弃的井中积满了苔藓。
只有清风悠然自得,不时吹过泉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寂静荒废的谢公宅。诗人以咏史的角度,表达了对昔日盛景的惋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两句以青山映照暮色的景象来暗喻谢公宅的荒凉。谢公宅是一座闲散僻静的宅院,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显得无人问津,被遗忘已久。
接下来的两句以竹林和水池来表现宅院的孤寂。竹林无人走过,没有声音,空荡荡的水池映照着虚幻的月色,显得格外凄凉。
继续描绘了宅院的凋敝景象。凋零的草木遍布着荒庭,废弃的井中积满了苔藓。这些景象表明了宅院的冷落和废弃。
最后两句以清风和泉石来烘托清净与宁静。清风吹拂下,宅院里时常会有泉水溅起。这两句犹如一股清泉,为整首诗增添了些许生气与安宁。
整首诗以青山、竹林、池水、荒庭和风泉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荒凉与寂静的画面。诗中所表现的失落与凄凉,与诗人自身向往宁静与自由的情感相契合,给人以一种幽寂而又恢弘的感受。同时,诗人以静与动、荒凉与生气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幸福与糟糕的变迁的深切思考。
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两年再踏铅山路,今日初尝石井泉。碧玉岩边论汤饼,全胜五鼎击肥鲜。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