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麟阙耳笋生苔,要读丰碑与客来。
精舍荒凉僧已出,瓦墙一朵佛桑开。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古墓》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麟阙耳笋生苔,
要读丰碑与客来。
精舍荒凉僧已出,
瓦墙一朵佛桑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墓地。诗人描述了墓地中石雕麟阙上长满了青苔,期待着读者和客人前来欣赏这座雄伟的纪念碑。精美的佛寺已被荒废,僧侣已经离开,只有一朵佛桑盛开在破旧的瓦墙上。
赏析:
《古墓》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墓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感觉。首句"石麟阙耳笋生苔"通过描述长满青苔的石雕麟阙,表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冲刷,墓地的古老和庄严感。接着,诗人以"要读丰碑与客来"表达了自己希望读者和客人能够前来欣赏墓地和纪念碑的愿望,也透露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珍视和传承的意味。
第三、四句"精舍荒凉僧已出,瓦墙一朵佛桑开"则描写了古寺的状况。精美的佛寺已经荒废,僧侣已经离开,只剩下一朵佛桑在破旧的瓦墙上盛开。这些描写传递出岁月更迭、兴衰荣辱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人事易迁、万物无常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古墓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老文化遗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它让人们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沉淀,唤起人们对过往时光和文明的思考和回忆。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唤起读者对古墓的联想和共鸣,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切关怀。
谢王公,令身脱,田耕出祥光。然省悟,汞内结铅霜。识尘缘恩爱,须当、念断情忘。猿退,乎者也,从此便潜藏。臧。堪可用,分修葺,玉洞金房。通得玄妙,知味闻香。日逍遥豁畅,申处、同话琅琅。辰好,端午正,玉性自然芳。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疏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阴。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绿鉴开还懒,红颜驻且难。相思谁可诉,时取旧书看。
辜负东风约。忆曾将、淮南草木,笔端笼络。后土祠中明月夜,忽有瑶姬跨鹤。迥不比、水仙低弱。天上人间惟一本,倒千钟、琼露花前酌琼露,丹阳酒名。追往事,怎忘却。移根应费仙家药。漫回头、关山信断,堡城笳作。问讯而今平安否,莫遣玉箫惊落。但画卷、依稀描著往年崔师画轴
愁云歇雨,净洗一奁秋霁。枝上鹊、欲栖还起。曲阑人独倚。持杯酌月,月未醉、笑人先醉。忘醉倚、木犀花睡。满衣花影碎。
浩如都会藏槃槃,静若江汉捐涛澜。公手不动安如山,人在广莫行宽闲。昨朝斋戒谒帝还,精祷默际天人间。风雨燠寒吾臂端,此道不远求诸难。异时谈笑闻斑斑,王门至今人扣斗,翕然四海忘家艰,父歌母嬉儿团圞。深耕熟耰输上官,仓廪府库堆层峦。下窥王谢规摹悭,蜀山万里逾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