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公之还》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弹鼂冠,斯传于馹,尚行于鹓。
何以居之,宰臣白囏。
岂无鸡舌,辅以麋丸。
于逶于蛇,与鼂为羽翰。
岂无辟水,枕以桥门。
于{左马右禺}于卬,与士为之壮。
天子曰咈,唯才是论。
胡为乎天骥,而拳之阑。
胡为乎隋珠,而藉之弹。
厥居惟{外门内亢},厥立惟胖。
斯佩斯环兮,毕我鼎彝之残兮。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公之还》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宴会场景,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没有提供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整体意境以及相关的词语来推测其大致含义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了"公之还",意味着主人常常回来,但不说公害。这里的"公"可以理解为主人或者宾客,"公害"则指主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或冷漠。通过这句话,诗人暗示了宴会场景中宾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主人品德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宴会中的一些细节。"弹鼂冠"指的是弹奏鼂冠音乐,这是一种古乐器,音色悠扬。"斯传于馹,尚行于鹓"则描绘了音乐的传播和流行。"鸡舌"和"麋丸"可能是指食物,"逶蛇"表示饮食的丰盛和华丽。"辟水,枕以桥门"则暗示了宴会地点的奢华和精美。

诗词中还提到了"左马右禺",这是古代宴会中的一种座次安排,"士"则指的是宾客。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庄重氛围。

诗词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天子曰咈",可能是指皇帝的评价。"胡为乎天骥,而拳之阑"和"胡为乎隋珠,而藉之弹"则表达了对追求卓越和珍贵之物的疑问。诗人反问道,为何追求天骥和隋珠这些昂贵而稀有的东西,却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价值和品质。

最后几句描述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厥居惟外门内亢,厥立惟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角色和身份的疑惑。"斯佩斯环兮,毕我鼎彝之残兮"则意味着诗人身处于一种虚幻而繁华的环境中,他感叹自己的处境与古代的鼎和彝(古代礼器)的残缺相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宴会场景,展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通过对真实与虚幻、追求与价值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关切。

  • 《秋夜(六首)》

    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寒蜂刺双足,峭若婴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

  • 《横吹曲辞·折杨柳》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叶。好风吹长条,婀娜何如妾。妾见柳园新,高楼四五春。莫吹胡塞曲,愁杀陇头人。

  •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号祭告八首》

    作镇炎夏,畜兹灵光。敷兴万物,既阜既昌。爰刻温玉,式荐徽章。昭嘏神意,福熙穰穰。

  • 《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 《次韵景仁留别》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 《同大孙状元送杨甫之薄中》

    薄本舜都州,君思独去游。云分五老顶,河喷二妃楼。雨足禾初熟,霜迟叶尚稠。此行贫莫叹,饮饯是三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