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
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
宇静觉神开,景闲喜真会。
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高竹八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
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
宇静觉神开,景闲喜真会。
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
中文译文:
高耸的竹子像碧绿的帐幕,垂柳像低垂的帷幕。
幽居的人有一座小阁,白天黑夜与竹子相对。
宇宙宁静,感觉心灵得以开放,景色宁闲,喜悦真实相逢。
与其失去我的真实本性,还不如跟随我所热爱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对高耸的竹子和垂柳的景物之美的赞叹,以及他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真实自我的思考。诗人通过与竹子和柳树的对话,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并且借此反省人生的真谛。他认为宇宙的宁静和景色的宁闲能够唤醒人的内心,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喜悦和相遇。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宁愿跟随内心真爱而不愿失去真实本性的观点。
赏析:
《高竹八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感受力。诗中的高竹和翠柳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形容竹子高耸而挺拔,翠绿的柳树垂下如帷幕,给人以清幽的感觉。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他与自然相伴,与竹子对话,感受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宇静觉神开,景闲喜真会,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心灵得以开放,能够真实地与美景相会。最后两句“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人生观。他认为与其失去真实的本性和追求,不如跟随自己内心所热爱的事物,追求真实和喜悦。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追求真实自我的思索。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思考人生的真谛和追求内心喜悦的重要性。
多病春来事事慵。偶因扑蝶到庭中。落红万叠花经雨,斜碧千条柳因风。深院宇,小帘栊。几年离别恰相逢。擎觞未饮心先醉,为有春愁似酒浓。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候。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窗牖。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久。横琴膝,携筇手。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君不见、凌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依旧。归去来、一曲为君吟,为君寿。
霜洗斗魁,秋生河汉。形夭矫而长松参云,气澄明而余潦退岸。
公居虽未称潭潭,占尽湖山直到南。觅我新题留琬琰,少游高处要同谙。
蒙庄叹隙驹,孔圣悲逝川。百年生有涯,万感情无边。贤愚真唯阿,系心同一缘。内热蛊其中,伊谁肯求痊。乐哉今日游,众宾肃初筵。社樗间群材,嫫母参众妍。谑弄既莞尔,献酬亦颓然。胡为发争端,咄咄论深禅。击水但增波,止薪自无烟。便应三宜休,敢论四不迁。公如高车驰,扬尘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御二边。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