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
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余郡足。
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长年抱膝指屡弹,时节自好官司难。
古来邻国忍为壑,何乃境内成触蛮。
我闻斯言真的当,无人为彻九天上。
禁江徒尔厄吾民,海舶有时关节放。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篙师叹》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乡的景象,山地很多但田地耕种很少,尽管年景丰收,但健壮的妇女仍然因为饥饿而哭泣。今年秋天,由于旱灾的影响,禾稻和黍稷都死了,下涧的居民也因为没有鱼可吃而枯萎。
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余郡足。
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诗中提到听说水乡的各个郡县丰收,一顿饭足以让他们的郡县充实。然而,江船运输的大米却没有头绪,商人们坐在那里陷入穷困的困境中。
长年抱膝指屡弹,时节自好官司难。
古来邻国忍为壑,何乃境内成触蛮。
诗人长年来一直抱着膝盖弹奏着乐器,虽然时节适宜,但却难以得到官司的支持。自古以来,邻国都忍辱负重,而为了一己之利,为何境内的人们却成了蛮夷触犯的对象呢?
我闻斯言真的当,无人为彻九天上。
禁江徒尔厄吾民,海舶有时关节放。
诗人听到这些言论,深感其真实。然而,似乎没有人能够传达到上天。禁止江船通行,只会使我们的百姓陷入困境,而海船的时机却有时候被放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乡的贫困景象和政治腐败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民众苦难的关切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山乡的贫困和水乡的丰收,以及禁江与海船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和愤怒。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冬虽无火抱元阳。夏绝清泉饮玉浆。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三年赤脚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长。守服山侗环堵内,无恩相报害风
古庙里头回避得,纸钱堆畔暗嗟吁。闲神野鬼皆惊怕,只为渠侬识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