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叶底已藏花,来岁还抽后岁芽。
代谢乘除无了日,须将定力看浮华。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感物》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景象,并以此引发了对人生变迁和浮华世俗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叶底藏花、岁芽抽出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作者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迁,寄寓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的"代谢乘除无了日"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作者呼吁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定力,看破浮华世俗,追求真正的内心宁静和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生的变迁和世俗的浮华相对照,引发了对内心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叶底藏花"和"后岁芽"表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成长。"代谢乘除无了日"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转,提示人们要珍惜当下。最后一句"须将定力看浮华"是作者对读者的呼唤,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定力,超越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价值。
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传递出丰富的意境和哲理,展示了姜特立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洞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引导人们关注内心的定力和追求真实的价值。这首诗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涧道散寒流,衡沙漫田亩。妖狐行野碓,风叶满舂臼。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夜不寐、幽姿脉脉。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