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俗》

回肠惊绀发,汩脚沁寒眸。
活壤连千里,封狐媚一丘。
生憎守钱虏,冷诮富民侯。
不厌江西水,长年傍屋流。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感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肠惊绀发,
汩脚沁寒眸。
活壤连千里,
封狐媚一丘。
生憎守钱虏,
冷诮富民侯。
不厌江西水,
长年傍屋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饱含感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世俗之事的感慨和不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痛惜和憎恶,以及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练而含蓄的语言,将作者对世俗的感触表达得深沉而真实。首两句“回肠惊绀发,汩脚沁寒眸”,通过描写内心的震撼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它们的冷漠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活壤连千里,封狐媚一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庞大和个体在其中微不足道的地位。作者对于守财奴和富有的人的厌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憎守钱虏,冷诮富民侯”。最后两句“不厌江西水,长年傍屋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纷繁俗世的远离之意。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痛触。它抨击了贪婪和不义,并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这首诗词使人们反思现实,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古意》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

  • 《题胡仲威文藁》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 《和张太中馆于西湖》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 《张丞见和次韵答之》

    男儿鼎珍食,富贵倚稽古。不然东山车,稳载十眉女。可怜强项令,俗尘塞肠腑。端如溧阳尉,老诉食荠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