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春物了无凭,留得黄鹂一两声。
昨夜荷风清溽暑,岸头还有小虫鸣。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感时》是宋代苏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寻春物了无凭,留得黄鹂一两声。
昨夜荷风清溽暑,岸头还有小虫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诗人苏泂在其中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他希望找到春天的迹象,但却无从寻觅,只留下了几声黄鹂的歌唱。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荷风清凉和岸边小虫的鸣叫,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夏夜场景。
赏析:
《感时》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在夏日感受到的情绪和感慨。诗人以欲寻春物的心情开篇,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以夏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荷风清凉和小虫的鸣叫,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诗中的黄鹂歌声,几乎是整首诗的中心和高潮,它不仅象征着春天的离去,也传递出一种希望和慰藉的情感。
苏泂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色相融合。这种将内心感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想象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苏泂独特的审美观和才华,使其成为宋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天街云骑拥青騧,明月参差印帽纱。簇仗旌旗相掩映,报班钟鼓未停挝。晨光隐约通三殿,和气氤氲满万家。朝下迥无人语杂,早莺啼出内园花。
愧惭禅嫡来相问,刮目探怀授珍蕴。已轻安石为老生,更恼王筠赋强韵。
落日淡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羌管横吹万点梅,汉葭微透半铢灰。从知急景彫年驶,更著惊飚截道催。掠野已空征鸟厉,叫云欲曙泽鸿哀。布食小作须臾忍,多少无眠待暖回。
微云霮{上雨下对}弄余春,清晓微寒尚着人。重理夹衣温卯酒,绿阴啼鸟闭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