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事吟》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几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人,力分量时事自平。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感事吟》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为善大宜量力分,
知几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人,
力分量时事自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原则。作者认为在行善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分量,不可过度而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同时,作者强调了解事情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情感和心理,只有真正理解人情,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和困难。当所有人情都得到满足之后,疑难问题将会消失,而力量的分配和事情的处理也会自然平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原则,体现了宋代士人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理念。首先,诗句中的"为善大宜量力分"表达了一种务实的态度,强调了在行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来分配力量,避免过度努力而导致疲惫或超负荷。这种分量的原则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遵循适度和平衡。

其次,诗中提到"知几都在近人情",强调了了解人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的"几"指的是事情的真相和困难,而"近人情"则是指理解人的情感和心理。作者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人情,才能够解决问题,化解纷争。这体现了宋代士人注重人伦关系、重视人情世故的特点。

最后两句"人情尽后疑难人,力分量时事自平"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当人情得到满足,疑难问题解决之后,事情将会自然平衡。这里的"力分量时事自平"强调了合理分配力量和处理事务的重要性,主张按照时机和情况来处理事情,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对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目标。

  • 《绍兴朝日十首》

    天宇四齐,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仰瞻蠼灵,位居其中。既安既妥,沛哉岂融。

  • 《新春江次》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 《采桑子》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 《鹧鸪天》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 《呈晦庵二首》

    一纸书来遂隔年,江湖远地水连天。纷纷横路又逢此,凛凛岁寒嗟独然。学道终期世勋业,抄经堑了佛因缘。白头下士重来拜,依旧鸥汀鹭渚边。

  • 《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