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璞自楚宝,顾终杂土木。
和氏浪三献,一身已再辱。
小儒褐衣底,磊落几荆玉。
把玩坐蓬屋,和应笑遗俗。
善价谁不怀,一辱讵可赎。
吾亦笑和氏,葵犹卫其足。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是宋代陈造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陈造的境遇和情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荆璞自楚宝,顾终杂土木。
和氏浪三献,一身已再辱。
小儒褐衣底,磊落几荆玉。
把玩坐蓬屋,和应笑遗俗。
善价谁不怀,一辱讵可赎。
吾亦笑和氏,葵犹卫其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陈造的境遇和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他人行为的评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道德追求的思考。
诗词开头的两句“荆璞自楚宝,顾终杂土木”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境遇。荆璞是指质朴无华的玉石,楚宝则代表珍贵的宝物。这里用来形容作者自己,暗示着他内心深处有着珍贵的品质。而“顾终杂土木”则表示在社会中,他的价值被混杂的琐事所遮蔽,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同和赏识。
接下来的两句“和氏浪三献,一身已再辱”表达了作者对和氏璧的态度。和氏璧是一件名贵的玉石,但它被三次献给外族,使其价值受到质疑和争议。作者通过对此的提及,表达了对社会荣辱观念的反思,认为一旦价值被辱,就很难再挽回。
接着的两句“小儒褐衣底,磊落几荆玉”揭示了作者的身份和自我评价。他是一个平凡的儒生,穿着朴素的褐色衣袍。但他内心坚毅,有如坚硬的荆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坚持和独立精神的自豪。
紧接着的两句“把玩坐蓬屋,和应笑遗俗”则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高尚品质和超脱尘世的态度。他坐在简朴的蓬屋中,把玩着自己珍视的物品,表示他不为世俗所动,追求内心的舒适和宁静。他嘲笑那些被世俗所迷惑的人,认为他们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观。
最后的两句“善价谁不怀,一辱讵可赎。吾亦笑和氏,葵犹卫其足”表达了对善良和价值的思考。作者认为善良的品质是无价之宝,一旦受到辱没,是很难通过任何方式来补偿的。他笑着看待和氏璧,认为就像葵花保护着自己的根基一样,人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真正价值观。
整首诗词通过对作者境遇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价值观、品质和道德的思考。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呼吁人们坚持内心的价值,超越世俗的迷惑,追求真正的高尚品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启迪人心的意义。
老矣丹心在,愁来酒兴浓。江山遗古意,云水淡秋容。落日孤村笛,微风远寺钟。平生善知识,却忆妙高峰。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秋光点点明人眼,不比寻常岩桂花。天与刘郎作嘉瑞,枝枝金粟间丹砂。
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