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旧诗》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感旧诗》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诗词的中文译文:

《怀旧诗》

床头枕着长途奔驰的道路,双阙(指皇宫)的夜晚未曾结束。
车轮声在枕头中鸣响,旅客的梦境如何能长久。
新秋进入梧桐树的叶子,风雨惊动洞房。
独自行走,月光的影子下,感到初凉而感慨万千。

筮仕(指官吏)记起远方的思念,流放居住时忆起黄冈。
住在这里已经三十年,这份思念从未忘怀。
敲门呼唤阿同(指亲友),安睡已然太康(指康安)。
青山映照着华发的年华,回家计划着三个月的口粮。

我渴望自己从汝阴(地名)出发,径直走向潼江(地名)的篇章。
想象着在冰盘中看见石蜜和柿霜(指美味)。
怜惜儿子遇到明主(指贤明的统治者),忧患已经再度经历。
报效国家何时能够完成,我的心早已投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怀旧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旅途劳顿的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情景,床头枕着长途的道路,夜晚未曾结束。车轮声在枕头中鸣响,旅客的梦境无法长久。这里通过描绘诗人的旅途艰辛,表达了他对家的思念和对长时间离家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孤独之感。新秋进入梧桐树的叶子,风雨惊动洞房。独自行走,月光下的影子,感到初凉而心生感慨。这里的秋景和孤独的形象,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思念。

随后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诗人记起远方的思念,流放居住时忆起黄冈。住在这里已经三十年,这份思念从未忘怀。他渴望能够回到故乡,敲门呼唤亲友,心安理得地休息。同时,他也对家乡的青山、华发的年华以及回家计划的细节产生了温馨的幻想。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报国的期望。诗人渴望能够为国家尽忠,但他思考着何时能够完成这个报国的使命,他的心早已对国家忠诚和投降。

整首诗以怀旧之情为主线,通过对旅途艰辛、孤独寂寞、思乡忧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恋和对家国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境和对人生、国家的深刻思考。

  • 《登九峰楼》

    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

  • 《隰州新驿》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渡银汉,D54C玉露,势欲流。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 《挽文文山》

    忆公泪悬河,九地无处泻。想公骑赤龙,请命苍梧野。世人醉生死,翻笑独醒者。焉知千载英,精爽皎不夜。义士无废兴,时运有代谢。念昔丧乱初,公骑使君马。奋袂起勤王,忼慨泪盈把。须臾三万众,如自九天下。灯棋书檄交,笑语杂悲咤。捧土障洪河,一绳维大厦。至哉朝宗性,百折

  • 《杜甫画像》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