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收到朋友赠送的乌纱帽,如今依然戴在自己的头上,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然而,朋友却早已去世,不可再相见。尽管物品可以长久保存,但人却无法再次相遇。

诗末,诗人提到了岐山夜晚的明月和秋风吹拂的坟树,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外部环境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了对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物与人,现实与内心的对比,诗人使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的珍贵。同时,秋风和明月的描绘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别的意味。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日你赠予的乌纱帽,给了白发苍苍的我。
如今帽子仍然在我头上,而你却已归于泉中。
物品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愿为子孙效劳,
而人的离去却再无相见之时。
在今夜的岐山上,明月高悬,
秋风吹拂着坟墓上的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物和人、现实和内心的对比,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的珍贵。诗人运用寥寥数语,将深情厚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离别和友情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 《叹流水二首》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出头自合持文柄,失脚因循作吏师。记取舂陵好邦伯,临风对月有清诗。

  • 《无题》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 《太常引》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