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染武夷秋,千蛮耸翠。
练色泓澄玉清水。
十分冰鉴,未吐玉壶天地。
精神先付与,人中瑞。
青锁步趋,紫微标致。
凤翼看看九十里。
任挥金碗,莫负凉飚佳致。
瑶台人度曲,千秋岁。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感皇恩·露染武夷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露染武夷秋,千蛮耸翠。
练色泓澄玉清水。
十分冰鉴,未吐玉壶天地。
精神先付与,人中瑞。
青锁步趋,紫微标致。
凤翼看看九十里。
任挥金碗,莫负凉飚佳致。
瑶台人度曲,千秋岁。
中文译文:
露水浸染了武夷山的秋天,山峦重叠起伏,郁郁葱葱。
像练制的宝石般清澈的玉色水波。
它是如此的清澈透明,宛如未曾倾泻天地中的玉壶。
精神力量先天注入其中,成为人们中间的吉祥之物。
青天锁住步伐,紫微星显美丽。
凤翼展开眺望,可以看到九十里的风光。
任由举起金碗,不要辜负这凉爽的秋风之美。
瑶台上的人们在演奏曲调,千秋岁月中永恒存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的武夷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以露水染色武夷山秋天的景象开篇,形容了山峦重叠的壮丽景色,以及山中清澈的溪水。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将水波比喻为练制的宝石,使读者感受到水的透明与纯净。
接着,诗中提到了精神力量的注入,将其比喻为人们中间的吉祥之物,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期望。青天锁住步伐,紫微星标致,凤翼展开眺望九十里的风光,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追求卓越和远大抱负的心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美好的时光和瞬间,不要辜负凉爽的秋风。瑶台上的人们演奏曲调,象征着人间的欢乐和生命的美好。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的向往。
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同时融入了对人类精神力量和人间美好的思考,给人一种宏大而充满力量的感觉。
高议春江壮,长身野鹤孤。生涯一杯酒,行李五车书。凡例今迂叟,声名後老苏。岷峨气凄怆,不为玉将珠。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行道出深树,空庭秋飒然。风来人不见,青子落僧前。
两日山寻尽野花,今晨水眺如桑麻。春风娇得千垂柳,恰限身才个个斜。
溪上芙蓉映醉颜,悲秋宋玉鬓毛斑。无情最恨东流水,暗逐芳年去不还。
鱼稻之乡雁鹜骄,鲸鲵喷沬撼江潮。明公自是威风手,南土应无莠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