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虚实相为用,二位高卑各有宜。
顺抚说随心不爽,风漂罗刹有还时。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这首诗词以六爻和二位高低作为表达手法,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景象。作者通过运用六爻的虚实变化,将自然界的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形成一种富有诗意的意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暂不可提供,但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孚舟亭"为背景,通过六爻和二位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六爻虚实相为用"表明作者运用六爻的变化,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六爻是一种古代的预测和辞典系统,其中的虚实变化代表了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通过运用这种象征手法,作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世间的起伏,使诗词充满了变化和生命力。
"二位高低各有宜"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身份和地位。这种高低的差异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作者通过这一表达方式,传达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各尽其责,各安其位的思想。
"顺抚说随心不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随心所欲的向往。这句话意味着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地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感到不快,那么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将会随之而来。
"风漂罗刹有还时"描绘了风吹草动和物事变迁的景象。"风漂"暗示着风的轻盈和自由,而"罗刹"则代表了世事的变幻莫测。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流转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六爻和二位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自然界和人情世故相互交织的关系。作者透过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差异,表达了对自由、平和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诗意深远和意象丰富而令人赏识。
佩弦示良规,恤纬寓忧抱。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昔君居洛阳,乐事无时有。窦府富文章,谢墅从亲友。丰年政颇简,命驾时为偶。不问竹林主,仍携步兵酒。芬芳弄嘉月,翠绿相森茂。
智学文交与命穷,瘴江风雨值衰翁。昌黎送别劳三揖,何似檀栾一笑中。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西勿。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我诗不作效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