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富池镇上感怀》

流民土著两纷纷,朝暮惟知射利勤。
隔县小家多钓弋,近沙虚地少耕耘。
望中红叶秋何极,直北黄云路不分。
僻处绝无佳客过,酒边安得有新闻。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富池镇上感怀》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富池镇上感怀

流民土著两纷纷,
朝暮惟知射利勤。
隔县小家多钓弋,
近沙虚地少耕耘。
望中红叶秋何极,
直北黄云路不分。
僻处绝无佳客过,
酒边安得有新闻。

译文:
在富池镇上感怀

流离失所的流民和土著居民互相争斗,
每天只知道射击以求生存。
隔着县界,小家庭多以钓鱼为生,
靠近沙地,虚耗土地少有耕耘。
眺望远处,红叶秋天何其美丽,
向北望去,黄云遮蔽了道路。
偏僻的地方,绝无佳客驻足,
酒边又怎能有新鲜事传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富池镇上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怀之情。

诗的开头,流民和土著居民互相争斗,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作者通过描写他们每天只知道射击以求生存,表达了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不断奋斗和努力的心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隔着县界,小家庭多以钓鱼为生,靠近沙地,虚耗土地少有耕耘的情景。这里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土地被浪费在钓鱼上,而耕地却被荒废,这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他描述了远处的红叶,展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然而,向北望去,黄云遮蔽了道路,意味着人们面临困难和阻碍。这可能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困境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处于僻静之地,没有佳客前来,酒边也没有新鲜事传来的心情。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无奈,也可能是对整个社会的冷漠和疏离感的反映。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富池镇上的景象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他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对社会不公和困境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疑惑和无奈。

  •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恰思是间宣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 《次韵酬梵天阇梨》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 《偈颂二首》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实君自取,若问傍人那得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