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冯校书挽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魏了翁创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尚的志向峻峭如高山,广阔的局势如九州大地,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前途。我充满抱负地投身其中。我在青囊中的书籍让鬼神都为之哭泣,我用黄绢写下的辞章让高冷的冰雪也感到羞惭。只有在槐树下才能体会到羽翼被折断的辛酸,而在兰台上却再也看不到那长发的仙人。玉棺在夜晚踏上了通向青云的旅程,山峰依然耸立,但人世已经变了,白鹤也感到愁苦。
诗意:
《冯校书挽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诗人将高志向比喻为峻峭的高山,将广阔的局势比作九州大地,强调它们对人类命运的重要性。诗人表达了他投身其中的决心和抱负,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鬼神的哭泣,让冰雪也感到羞愧。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痛苦,他感到自己的才能被束缚,无法施展,而曾经的美好时光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最后,诗人以玉棺夜行、山峰依旧、白鹤愁苦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冯校书挽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通过对高志向、广阔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存在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并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槐树下的矛盾和兰台上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最后的景象中,玉棺夜行、山峰依旧、白鹤愁苦,给人以时代变迁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精准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它既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和痛苦,又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引发人们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思考与共鸣。
今年月有闰,菊花开较迟。明年无赢缩,花开当及时。有花与无花,摘蕊泛酒卮。况是好时节,风日生光辉。但愿身老健,长与花继期。犹胜陶徵君,无酒空赋诗。
春风旗鼓拥元戎,万马方嘶一洗空。不惮八千来剑北,始知十二小齐东。将扶灞上真人业,未说隆中宰相功。整顿乾坤谈笑事,归来置酒未央宫。
寓言豪诞漆园翁,夸谈名理浩无穷。早知悬解人间世,争知悬解不言中。
堕地作儿女,有用及须早。当年悬弧意,焉得乡曲老?青云一蹉跎,鬓发日已皓。常恐归去迟,心焉惄如捣。我家东吴城,翠竹森若葆。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诗成每独咏,觞至或共倒。富贵将焉如,岁晏聊自保。萧萧风前柳,贸贸霜下草。有官固当归,无官归亦好。
春分腊雪未全销,凛冽春寒气尚骄。摄事初欣迎社燕,寻芳因得过溪桥。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篁舌渐调。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寄形一榻日蘧然,倚杖支颐髻指天。莫逆过门无子祀,时来鉴井自跰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