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
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
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
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
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
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
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
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
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
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
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
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
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中文译文:

陪同郑使君谔游览太湖到洞庭山登上真观,但是看到的却是湖水

郡斋获得空闲,放下小舟在南湖航行。
湖中看到了仙人的府邸,果然和自己的心境一样赞赏。
离得不远,风景却变了,突然间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背朝云层,眼睛望向险峭的山崖,仿佛又是登上了蓬壶仙境。
突兀地盘踞在水面上的楼阁,错综复杂地布满了天衢。
回望,平芜的水面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洪流奔腾的中心区域。
这气势吞噬着江山,湖面清澈无瑕,没有一丝烟雾。
灵动的习水德行,在这胜地担任重要的枢纽。
宫廷中的朝宗,动摇着返回的心思,思念万里的辽阔旅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奉陪郑使君谔游览太湖到洞庭山的经历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风景的感叹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郡斋得到空闲,放下小舟在南湖航行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得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境地,进入自然的状态。接着,诗人在湖中看到了仙人的府邸,与自己的心境完全一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共鸣。

然而,随着船只远离,风景也发生了变化,忽然间进入了一个与平常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诗人眼前是险峭的山崖和突兀盘踞在水面上的楼阁,仿佛进入了蓬壶仙境。这种变化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变幻无穷的感受,以及面对未知的新奇和兴奋。

最后,诗人回望,发现平芜的水面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洪流奔腾的中心区域。这里的气势吞噬着江山,湖面清澈无瑕,没有一丝烟雾,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纯净。诗人提到了“灵长习水德”,即指这里的水灵动而有德,暗示了自然与道德的关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朝宗动归心,思念万里的辽阔旅程。这里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回归和对未来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的归真返璞的情怀。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奉陪郑使君谔游览太湖到洞庭山的经历,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和心境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思考,并表现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回归和对未来的思考。诗歌中借太湖和洞庭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道德与自然关联的思考。整体气氛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 《周少隐留春词帖赞》

    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激徵含商,舒华发英。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晴蜓。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 《昭应官舍书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 《句》

    怀人空结九回肠。

  • 《赏茶》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 《书意》

    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我读七月诗,周室亦其亚。彼用治四海,我敛之一身。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尘。链气以成真,岂复有它术。譬如尊六经,百氏当尽黜。

  •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