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韶奏九成,凤凰故来仪。
汉彻方秦政,何乃悮至斯。
尔非鸡与鹜,出处当慎时。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凤凰台》是宋代文学家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凤凰台为主题,通过描写凤凰的仪态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时代政治的思考和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朝代荣耀九成奏舜韶,
凤凰的仪态仍然古朴典雅。
汉代政治影响延续至秦朝,
我们为何陷入如此困境而不自觉?
你们不是鸡与鹜,
出处与时机需谨慎。
诗意和赏析:
《凤凰台》通过凤凰台这一象征性的意象,隐喻了时代政治的不同方面。首先,诗中提到了舜韶,暗示着辉煌的朝代,凤凰则代表着帝国的统治者。凤凰的仪态古朴典雅,体现了统治者应有的威严和庄重。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时代政治的反思。作者提到汉代政治的影响延续至秦朝,暗示了政治的连续性和循环性。而"何乃悮至斯"一句,则表达了对时代局势的困惑和不满。诗人认为,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的衰败是因为统治者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缺乏谨慎和明智的决策。
最后两句"尔非鸡与鹜,出处当慎时"则是对时代政治的寄望和警示。诗人通过对鸡与鹜的对比,暗示了统治者应当具备的品质。鸡是温顺而稳重的象征,而鹜则代表冒进和鲁莽。诗人呼吁统治者们要谨慎选择自己的行为和出处,以期望能够带来更好的时代。
总的来说,《凤凰台》通过对凤凰台和凤凰的描写,寓意了对时代政治的思考和反思。诗人希望统治者们能够慎重行事,以期望带来更好的时代。这首诗词以其深远的意义和思想内涵,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
明星入东陌,灿灿光层宙。皎月映高梧,轻风发凉候。金门列葆吹,钟室传清漏。简册自中来,貂黄忝宣授。更登天禄阁,极眺终南岫。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晨兴念始辱,夕惕思致寇。倾夺非我心,凄然感田窦。
泉声一派迫人寒,疑有痴龙在此间。听了西淙三日雨,不知天上有庐山。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今日何不乐,振策登高山。深林仰无见,藤蔓阴以繁。鼪鼯绕树啼,黄鹄空飞翻。揽辔向西北,思欲赴昆仑。琼楼十二重,豹虎夹陛阍。青溟欲何之,谁向王母言。徘徊岁华晚,感激生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