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史馆张阁老以及许陈二阁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并以南北省会的合并为契机,赞美了他们的才干和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为了赞美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以南北省会合并为背景所写。诗中以伯仲为代表尽展贤才之名,平舆和颍川证实了作者的名望和才干。桂枝和棣萼作为象征丽人的植物,相互竞相绽放,形容了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才华和美德。诗中以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来概括南北省会合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合并的赞同和敬意。最后,作者以凤池边的形象来表达分侍身边和投奔的愿望,表达了对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崇敬和追随之情。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表达了作者对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们才能和贡献的赞美。通过描绘丰富的意象,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南北省会合并的赞同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想要分侍于他们之间的奉迎之愿。整首诗词结构简洁,情感真挚,表达了时代的风貌和情感的独特之处。
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西风吹叶满庭寒,蘗子无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灯在壁,一襟清血泪栏杆。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徐园异菊列千盆,往岁探看仕女存。屡劫归君成独赏,短吟题我尚余痕。从遗浊世魂初合,胜读离骚道已尊。惆怅落英留眼待,孤山补插野梅根。
钱影何曾过眼,笔头那肯亏心。系门瘦马影沈沈。夜柝不惊春枕。一去轻如蕉梦,三乡都是棠阴。等闲换取印黄金。催上云程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