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天命真有集,
王业初难行。
翦商自文祖,
夷项在此山。
地知杀蛇处,
河畔饮马间。
威压往时运,
恩泽今时还。
敬仰祖先先烈,
赞歌安如攀。
继承成为后嗣,
封岱逾天关。
诗意:
这首诗是张九龄接圣旨为圣制次成皋先圣擒住建德之地而作的,诗歌主要表达了君主的命运早已注定,开创王业并非易事;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赞美了过去的功勋和今天的荣耀;最后表达了作者对继承祖业的决心和壮志,渴望超越祖先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主题。通过描写建德之地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诗人既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回顾,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历史的起伏和命运的转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企盼和祝愿。诗人通过揭示历史的智慧和教训,彰显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和传统与创新的氛围。
万山高下擅清都,烟火四开总版图。白日梯人天上走,青莲载客水中浮。道超形妙称仙释,人尚耕桑见妇姑。干戈满路川原静,何物壶公更一壶。
贱宜人弗齿,贫遣日劳心。不著新诗句,春愁那可禁。
凡深于诗者皆配焉,亦可使后生兴起。因作此诗以俟之屈原杜甫两无伦,诗到能愚始入神。日月争光唯此志,江河不废赖斯人。西天古佛应分坐,三代遗风可再淳。欲向空山酬法乳,瓣香独拜泪沾襟。
於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行尽松坡与竹坡,沿溪窈窕上岩阿。山深每恨客来少,寺近莫教僧到多。但觉洞中人不老,不知云外事如何。边头又报真消息,靼使来朝乞讲和。
霜露再相换,游人犹未归。岁新月改色,客久线断衣。有鹤冰在翅,竟久力难飞。千家旧素沼,昨日生绿辉。春色若可借,为君步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