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子里寒冷的青霭正沉沉,霜栈响着进入古林。
几张贝叶书在松林的火光暗淡下,只一声金磬桧石里烟雾密布。
陶潜看到道观无妨宴饮,殷浩则谈经不废吟咏。
为什么要追求尘外的灵魂?除了你,所有人都追求着名利。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访问寂上人的场景,表达了寻找内心宁静与灵魂自由的愿望。诗人以清寒的院子、寒冷的青霭、古林中响着的霜栈、暗淡的火光、弥漫的烟雾等细腻而富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冷寂的氛围,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孤寂和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陶潜和殷浩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宴饮和吟咏的理解和追求。最后,诗人思考了追求名利与追求灵魂自由的关系,认为除了寂上人之外,其他人都追求名利,只有少数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幽深。诗人通过对寒夜的描绘以及陶潜和殷浩的对比,反思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通过对名利的分析,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贪欲,以及寂上人在众人中的与众不同。整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心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于心灵栖息地的追求。

  •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 《出塞 一》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 《儳言》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 《满庭芳 赴登州黄?大醮》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宵。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 《送杨嗣勋校书守眉山》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观君眉宇秀,想见岷峨山。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兹焉从君游,颇得窥一斑。仙凡隔弱水,接辞良亦艰。矧兹万里别,望望何当还。三苏骑鲸去,词章满人间。岂无后来者,遗珠有余叹。愿君效乐全,飞章达天关。报国此最急,余事

  •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