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筵光圣邸,游豫览宏规。
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
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
欲识龙归处,朝朝云气随。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中文译文:《奉和荐福寺应制》
梵筵上光芒闪耀,圣邸中游人观赏宏伟规模。
灵光殿尚未改变,功德池因此开启。
莲花新生步履轻盈,桂树长久攀援枝条。
塔庭涌动宛若见证,楼阁飘然如在海上迁移。
三月中听到悦耳韶乐,七颗星星似预示危险。
想要寻找龙归之地,每日云气如同朝朝随行伴随着。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福寺的壮丽景色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梵筵的光辉、圣殿的庄严、新生的莲花和长寿的桂树等景观,表达了对景观之美的赞叹。诗人借用梵筵和功德池等佛教元素,突显了福寺的神圣和庄严。同时,诗中也以涌动的塔庭和海上飘移的楼阁表现出动态的美感。最后,诗人提到了寻找龙归之地的愿望,传达了追求美好生活和关注自然变化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唐代早期文风的特点,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了福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比喻等,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诗歌中充满了禅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追求美好、寻求心灵自由的情感。整首诗意境高远,气势恢宏,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既展现了福寺的神圣与庄严,又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应知。
新种枇杷花便稠,被香勾引过溪头。黄蜂紫蝶都来了,先赏输渠第一筹。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