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记曾经。
真人眇忽在何许,更随藜杖缘青冥。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二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郭印创作的《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二首》。作者以冯当可游龙鹤山的经历,赠诗给安道人,表达了对道人修行仙山的向往和敬意。
诗中首先描述了一到达仙山,眼前景色自然明亮,前世的身世仿佛被记忆所触动。这里的"仙山"象征着神秘的修道之地,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接着,诗人追问真正的道人身在何处,他的身形微小,几乎无法察觉,仿佛在遥远的天际。诗中的"真人"指代修行成仙的人,他们被认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智慧。藜杖则是道人常用的辅助物品,而"青冥"则指代天空或者天际的辽阔。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仙山的神奇景色和真人的神秘形象。通过描写诗人对仙山和真人的向往,表达了对道家修行和仙境之美的渴望。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给读者带来一种超越尘世的感受。
中文译文:
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二首
一到仙山眼自明,
前身彷佛记曾经。
真人眇忽在何许,
更随藜杖缘青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来到仙山的景象以及对道人的思念和向往。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诗人展现了仙山的神奇和真人的神秘,同时传递了对道家修行和超凡境界的向往。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敬畏和对仙境之美的渴望。
兰若凭高处,风虚阁自凉。川林输望迥,日月对闲长。洒落幽人暇,奔驰俗累忙。何时足生理,卜筑并山阳。
初出乡关叹屡空,行人愁见暮云重。倦投山馆怜吾足,踏遍千峰与万峰。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况於尔实亲,告尔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仙梯难上尘缘重,俗驾勒回仙有灵。烟霭模糊雨昏黑,数峰疑在眼中青。
姓陶令尹今何在,空补陈编归去来。安得春江作春酒,百年长与子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