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放言》

裨海之外既尔知,自问何苦安喧卑。
胡不往见蒙毂士,看卷龟壳食蛤蜊。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放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裨海之外既尔知,
自问何苦安喧卑。
胡不往见蒙毂士,
看卷龟壳食蛤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作者自问自己,为什么要安于平庸、无为而喧嚣的生活。他提出了一个激励自己的问题:为何不去拜访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向他们学习,而是选择在琐碎的事物中浪费时光。

赏析:
《放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中的“裨海之外既尔知”意味着超越常人的眼界和见识,作者不满足于局限于琐碎的世事,渴望拓宽自己的视野。接下来的两句“自问何苦安喧卑”表达了作者对平庸生活的不满和自责,他认为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自问的建议:“胡不往见蒙毂士,看卷龟壳食蛤蜊。”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应该去拜访那些有学问、有见识的人,向他们学习。蒙毂士指的是古代马车的御者,代表着有学问的人。而“看卷龟壳食蛤蜊”则象征着对学问的渴望和求知的决心。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追求知识的愿望和对卓越人才的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平庸生活的反思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它呼唤读者不要满足于琐碎的日常,而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追求知识和卓越。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不要被平庸困扰,追求自己内心渴望的卓越。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 《咏华林书院》

    卓尔西山百里强,累年家有桂枝香。万株松竹封三径,数世儿孙食一堂。客舍远连虚席密,县衙斜引阙门长。就中好是华林墅,别种梧桐养凤凰。

  • 《初夏即事十二解》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 《过商山》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 《送陈太仆察谪教海阳二首》

    天涯芳树绾离旌,迁客迟回恋圣明。晓梦依稀度阊阖,尚随残月听流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