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王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乡校六龙渡,宗盟七桂枝。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壬戌年的一次登高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王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乡校六龙渡,宗盟七桂枝。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译文:
同年的壬戌年一同登上高山,秋天的峭壁依然可见。
王家的子敬,字谢氏的惠连都写过诗。
乡校中的六龙渡,宗盟中的七桂枝。
残碑上的麟笔已经断绝,后人死后会叹息我的衰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回壬戌年登高的情景。秋天的山崖依然壮丽,但时间的流逝使得过去的辉煌已然消逝。诗中提到了王家的子敬和谢氏的惠连,暗示了他们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现在已经消失无踪。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壬戌年登高的景象,通过寥寥数语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王家子敬和谢氏惠连的提及,增加了诗词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代表性。诗人通过描述残碑上的麟笔已断绝,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辉煌也将逝去。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思考,令人对生命的脆弱以及时间的无情产生共鸣。

  • 《绵州》

    绵州八月秋气深,芙蓉溪上花阴阴。使君唤船复载酒,书生快意仍长吟。击鼓吹笙欢客饮,脱巾露发看日沈。归来不知其所往,但见月高松树林。

  • 《水仙花》

    冰魂月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湿楚云。雪后清闲谁是侣,汨罗江上伴湘君。

  • 《次魏明已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玉皇拔西珍,金节抚南服。雄棱摺荒陬,祥飚扇寒谷。长孺振河内,相如论巴蜀。唯昔垂鸿名,于今蹑遐躅。墨夫跼一迹,赤子悬万目。周原重华遣,汉庭惬剸恤。栖梁饱群鸿,复陂歌两鹄。钦哉使指将,俾尔民命续。宁虚独坐三,与布宽条六。岂伊於粤陋,独占京东福。盍朝翠云裘。重佩

  •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

    十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笑应同故国愁。

  • 《郑州浮波亭》

    清波环绕地无尘,榜署嘉名得意新。若问经纶康济术,亭中兼有钓璜人。

  • 《南阳送客》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