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与吴超,天南天北头。
虏尤涉吾地,饮马长淮流。
饮马尚犹可,莫使学操舟。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防江二首》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大漠与吴超为背景,描绘了边疆的辛劳和困境,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关切和对混乱时局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防江二首》
大漠与吴超,天南天北头。
虏尤涉吾地,饮马长淮流。
饮马尚犹可,莫使学操舟。
中文译文:
广袤的沙漠与边塞困境,南北之天涯。
敌寇频犯我领土,马儿饮淮河长流。
骑马还可以安然,切勿学习驾船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大漠和吴超两个地名为开头,将天南和天北作为整个世界的边界,暗示着边疆的广袤和艰辛,也暗示着作者的关注和忧虑。
诗的第二句表达了敌寇频犯我领土的现状,虏寇屡次侵犯边境,跨越了作者所在的地方。"虏尤涉吾地"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懑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接下来的两句"饮马长淮流"和"饮马尚犹可",通过马儿饮水的形象,反映了边疆守军的艰苦生活。在边境地带,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淮河的长流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作者在此表达了对边疆守军的敬意和对他们坚守岗位的赞赏。
最后一句"莫使学操舟"是作者的忠告和警示。操舟是指航海、出海,这里引申为远离家园、涉险而行。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边疆居民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坚守阵地,不要轻易离开边境,以保卫家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边疆为背景,通过描绘大漠、吴超、淮河等地名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关切和对边疆守军的赞美。同时,通过对骑马和操舟的对比,诗中透露出对边疆居民坚守家园的期望。这首诗既揭示了边疆的辛劳和困境,又蕴含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和对边疆守军的敬意,具有深远的爱国情怀。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谢公高志渺浮云,对弈从容静世纷。坐客偶然谈小草,无言徒愧郝参军。
负郭无良田,屈身徇微禄。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羁束。幸曾趋丹墀,数得侍黄屋。故人尽荣宠,谁念此幽独。州县非宿心,云山欣满目。顷来废章句,终日披案牍。佐郡竟何成,自悲徒碌碌。
十胥吴绫赏水新,一声歌歇杏梁庙。家徒四壁门如水,那得明珠换美人。
剑耸秋峰积霭昏,关城遥向望中分。触新百堵连青嶂,依旧千家住白云。松桧影随岩寺出,管弦声杂涧声闻。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