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方广圣灯》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
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作者介绍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方广圣灯》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了一盏明亮的灯笼在幽暗的山谷中闪耀,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追寻。通过这一景象,张栻表达了他对世间繁杂之心的嘲讽和反思。

诗中的“阴谷”和“炯夜灯”揭示了一个神秘而安静的环境,其中的“方广圣灯”成为了焦点。作者提到“几人高合费追寻”,这表明对于这盏灯的追逐并非易事,似乎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抵达。这种稀有的景象使得这盏灯显得更加珍贵和引人入胜。

在山间,这样的光景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用“只常事”来形容。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这种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行为在世间并不罕见,但是大多数人却被尘寰之事所困扰,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这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和真实世界的无知和迷茫。

最后两句“堪笑尘寰万种心”,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之心的嘲笑。他认为人类的心灵存在着万种杂念和妄念,对于真理的追求常常被这些纷繁的欲望所扰乱。这种对人性的嘲讽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境况的深刻思考和对于内心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盏明亮的灯笼在幽暗的山谷中的景象,表达了对于真理和光明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比山谷中的光景和世俗之心的嘲笑,进一步凸显了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对真理的追寻的艰难。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道出了人类内心的纷乱和对于真实世界的探索。

  • 《扇子诗》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 《入涌泉道中》

    谁何不欲蚤忘机,今已高年古亦稀。翠柳阴中黄鸟过,青山影里白鸥飞。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人意不如毛羽意,声声犹道不如归。

  • 《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 《西林寺》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 《句》

    不逢星汉使,谁识是灵槎。

  • 《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