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泛舟观雨》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泛舟观雨》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泛舟观雨

云气交流昼窈冥,
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
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
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
未必乘槎胜此行。

译文:
乘船漂流观赏雨,
云雾交织使白昼黯淡。
狂风吹起雨点,混杂荷花的声音。
山峰随着明暗的变化,姿态横出,
船只进入茫茫雨雾,渐渐形成了诗意。
沿途所经江湖广阔,占有三亩足够满足,
心境放松,觉得天地间的一切都变得轻盈。
举杯畅饮,无需为羁寓而烦恼,
并不一定要乘坐豪华船只,才能超越这次旅行的美妙。

诗意:
这首诗以泛舟观雨的情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云雾笼罩的白昼、狂风吹拂下的雨点和荷花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生动的景象。诗人将山峰的明暗与船只进入渺茫雨雾相对应,以此表达了诗人逐渐在这种环境中感悟到的诗意。诗中描述了船行江湖的广阔和自由,以及诗人心境的轻松和放松。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认为在这次泛舟观雨的行程中,无需拘泥于豪华的船只,也能够体验到美妙的旅行。

赏析:
《泛舟观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旅行场景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云雾、狂风和雨点的变化,以及山峰与船只的互动。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这种环境中所得到的诗意和心灵的解放。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轻松、豁达的感觉,诗人以泛舟观雨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把握和领悟。读者在赏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自由,也能够从中感悟到对人生的一种开放和洞见。

  •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投宿山家》

    清流抱孤村,秋意澹林木。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残叶水边黄,危峰天际矗。日暮何处归,人烟在修竹。

  • 《芗林五十咏》

    谁言玉井春,不作双井味。会有眠云客,领略两相似。

  •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 《和梅挚北池十咏》

    池上有时钓,间忘侍從身。波平方浸月,更退閴无人。藻映鲂鱼尾,风摇独茧纶。一亭容膝地,雅饰免荒榛。

  • 《赋湖中渔翁》

    篮里无鱼欠酒钱,酒家门外系渔船。几回欲脱蓑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