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泛淮》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
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泛淮》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泛舟在淮河上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天虽然已经暖和,但这一天仍然是新年的开始。潮水退去,风更加寒冷。鸟儿在云和水的交界处飞翔,人们的声音伴随着船桨的声音。平坦的原野在船上回望,没有山峦的相伴。我靠着船舷感到轻松愉悦,吟咏自得其乐,不需要刻意修饰。

这首诗以淮河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江船上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恬静宁谧的生活态度的追求。诗中的意象鲜明而生动,通过对冬日、潮水、风、鸟儿、人声和船桨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山水田园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整首诗以平和、闲适的语气展开,没有繁复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喜悦。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词句,传递了一种超越尘嚣的境界,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它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人生哲理。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一丝宁静和慰藉。

  • 《章氏郡君挽词》

    冯唐垂老郎潜後,李白风流罢直余。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 《过虞美人墓》

    听罢悲歌血泪凝,舞衣零落帐前灯。千年荒冢埋遗恨,不劝君王用范增。

  • 《题黄辰告愚斋》

    圣门如天不可梯,诸子欲以智取之。杏坛独立无个事,只有回愚也大奇。吾党少年子黄子,问津陋巷参颜氏。只今此事冷如浆,来年八月槐花黄。

  • 《池鹤八绝句·鹤答鹅》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 《好事近》

    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常对素光遥望,是江梅时节。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重看落英残艳,想飘零如雪。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