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里光阴梦里残,西湖莫厌白时看。
落花飞絮将春去,断雨零云入暮寒。
白发催人愁远道,青山笑我恋微官。
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泛湖次韵》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光阴消逝在尘埃中,梦境中只剩余痕迹。
西湖美景,无论何时都不会厌倦。
飘落的花瓣和飞舞的絮,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雨点断续,云朵渐渐进入寒冷的暮色中。
白发催人感叹远方的旅途,青山嘲笑我对微小官位的眷恋。
人生中何需追求名利,枝上的鹪鹩自有安宁。
诗意:
《泛湖次韵》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湖光山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展示了西湖美景的魅力,作者倡导人们欣赏自然之美,并对人生追求的真谛进行探讨。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寄托人们对内心宁静和满足的追求。
赏析:
《泛湖次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通过描述落花飞絮和雨云的变化,诗人抓住了光阴流转的特点。诗中的白发、青山等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作者以纯粹的心灵态度,感慨时光匆匆,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最后的“枝上鹪鹩尽自安”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真谛的追求。它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启示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寄托了对宁静生活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意象,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