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清羸废酒卮,茶烟聊复颺轻颸。
卜居便作千年计,会见蟠桃著子时。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二月二十四日前往魏塘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起清羸废酒卮,
身体虚弱,不再饮酒。
茶烟聊复颺轻颸。
只能品味茶烟,轻轻吹拂。
卜居便作千年计,
我选择在这里安居,有千年的打算。
会见蟠桃著子时。
等待着蟠桃成熟结子的时刻。
诗中的主题是诗人身体状况的衰弱和对自然的品味。诗人在病中,无法再饮酒,取而代之的是品味清茶和吹拂茶烟,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感官需求。这种清淡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简单事物的欣赏。
诗人选择在魏塘安居,意味着他追求一种恬静的生活。他称这个地方为卜居,表示他希望能在这里安定下来,度过千年。这种选择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蟠桃成熟结子的时刻。蟠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不朽,诗人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这一美好时刻的到来。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对自然的品味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茶、烟和蟠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简单事物的赞美,并传达了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这首诗以细腻的感受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和内心的宁静。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吾亦爱吾贫,樵山采堕薪。百年双短鬓,九职一閒民。秋蔓花僧老,春泓酒毋淳。两生谁可致,此外不关身。
江湖心计不浅,翰墨风流有余。相期乃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夜半微雨湿,凌晨春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