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二湘》

斯文常绝息,二子振波澜。
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
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
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二湘》,作者孔武仲,是一首宋代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二湘》中文译文:
斯文常绝息,
二子振波澜。
旧国清风在,
荒阡古木残。
苍苔生閟宇,
斜日下长竿。
求福今无数,
不将陈蔡看。

诗意和赏析:
《二湘》通过描绘湘江的景色和湘子(湘江两岸的人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孔武仲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切。

诗的开头两句“斯文常绝息,二子振波澜。”表达了文化之美常常被人遗忘,而振兴文化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这里的“二子”指的是湘子,代表着湘江两岸的人民。作者希望湘子们能够振奋起来,重拾昔日的荣光。

接着,诗中提到“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这句描述了古老的国家风貌和荒凉的景象。旧国清风的存在表明着过去的文化底蕴仍然存在,而荒凉的景象则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失落。

下一句“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描绘了一幅苍苔覆盖的庭院和夕阳下的长竿。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寂寥和凄凉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

最后两句“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诗中的“陈蔡”指的是周边地区的统治者,作者认为他们无视人民疾苦,只顾自己的私利。作者呼吁人们不要再寄望于这些无能的统治者,而是自己去争取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总体来说,诗词《二湘》以湘江为背景,通过对景色和人民的描绘,展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忧虑。

  • 《好事近》

    江上一江楼,楼上远山横翠。还更腰金骑鹤,引竹西歌吹。寿君春酒遣双壶,满引见深意。肯向龟荷香里,唤侬来同醉。

  • 《沁园春 龙》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制掣,雾霭云从。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须臾霖雨漂洪。却都在天瓢一滴中。发通身*火焰*,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功

  • 《冬夕》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 《秋怀 其十》

    东篱有佳菊,不比春兰芳。繁霜毒万卉,敷荣自弥章。云胡靖节后,古意俱茫茫。但见三径草,寂寞凄余香。

  •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

    叹息鲁先师,生逢周室卑。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历聘不能用,领徒空尔为。儒风正礼乐,旅象入蓍龟。西狩非其应,中都安足施。世衰由我贱,泣下为人悲。遗教光文德,兴王叶梦期。土田封后胤,冕服饰虚仪。钟鼓胶庠荐,牲牢郡邑祠。闻君喟然叹,偏在上丁时。

  • 《广陵诗》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交驰流水毂,迥接浮云甍。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飘飘翠羽薄,掩映红襦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曲士守文墨,达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