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前粉雉明,百栏桥上竹枝横。
荒荒白日春将晚,渺渺黄冈草未生。
独客更无杨柳伴,远村时见李花惊。
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冲泥踏水行。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二十二日入荆门界》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在荆门界的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二十二日入荆门界,
望着四方,粉雉明亮。
百栏桥上,竹枝横挂。
春光已晚,白日荒凉。
黄冈的草尚未生长,
我独自旅行,无杨柳相伴。
偶尔远村,会见李花惊艳。
南路上有一座白碑,
我不后悔踏过泥泞行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旅行途中的景物为背景,以荆门界的景色为切入点,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二十二日入荆门界的情景,用粉雉明亮来形容四望亭前的景色,展示出明丽的景象。百栏桥上横挂的竹枝,给人以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通过描绘春光已晚、白日荒凉和黄冈的草未生长,揭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以及人事如梦的虚幻。
作者以独客的身份旅行,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没有杨柳相伴,更加凸显了他的孤寂。然而,偶尔在远村中,作者会看到李花,这种突如其来的美丽景色,使他感到惊艳和感动,为他的旅途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态度和情感。南路上的白碑给人以一种坚定的感觉,作者不后悔踏过泥泞行走,表明他对旅途的选择和经历坚定而无悔。这种豪情和决心,展示了作者积极向前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无论是描绘的景色还是抒发的情感,都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麦田下种稻田乾,秋尽江南亦未寒。水净风微船牵慢,莼花蕰草尽堪看。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欲去复裴回,夕鸦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帆且驻。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鱼虾自舞。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天涯长叹飘聚。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紵。君莫诉。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心最苦。算只有娟娟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蜀笺方入写,越客始消吟。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