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
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又是将他春__,酿一种、花愁花病。
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倚楼看镜。
还省。
故园多少,紫殷红凝。
窗外晓莺啼,拂墙金缕,烟柳慵眠乍醒。
桃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
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二郎神》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秋日的景色和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亭靠着,慢慢踱步,立在秋千的倾影中。
渐渐地夕阳照在林梢,晚风吹过池塘,带来微微的寒意和凉爽。
又是一个将春天__,酿造一种花的忧愁和病态。
空客鬓发随岁月渐变白,穿着征衫的人已经老去,倚在楼上照镜子。
还有多少故园的景色,紫色和红色凝结在一起。
窗外清晨听到黄鹂鸣叫,柳树上的金丝轻拂着墙壁,烟雾中的柳树懒洋洋地醒来。
去采摘桃花和蔬菜,趁着蜜蜂和蝴蝶的陪伴,怀揣着对清明时节的美景的无尽思念。
凝视良久,突然听到棋盘旁落子的声音,一声声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自然元素,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通过小亭、秋千、林梢、池塘等形象的描绘,刻画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秋日景象。夕阳、晚风、轻寒等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变化。诗人以对春天的回忆和对故乡景色的思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桃花、蜜蜂和蝴蝶等形象,则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最后,诗人通过听到棋盘旁落子的声音,以及一声声宁静,给人以思考和冥想的空间。
整个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独特视角。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淡淡的忧愁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在诗中找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苍头熟睡唤不应,光射纸窗疑月明。更筹可数夜方半,杙上一鸡先误鸣。晓起飞花堆户外,幻出人间无色界。九街车马不知寒,蹴蹋银杯翻缟带。杲杲日升东海东,须臾光彩蒸霞红。不忧桂玉顿增价,人在冲融和气中。贝阙珠宫五云际,遥知天上龙颜喜。麦畦白白覆青青,农事来年定丰美。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短世人间厦几颠,高风湖上榻犹悬。荒凉士竖残碑日,辽邈官修废祀年。万古南州人似玉,千秋曾子笔如椽。斯文未丧神犹在,会见冠裳拥坏阡。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林塘难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