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二和》

四傍山色青环郭,八面波光练抹坤。
天造居然成别墅,帝招未肯入修门。
爱莲岂欲希周子,起蕝终难滞叔孙。
介甫争墩人已笑,老夫安敢又争村。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二和》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周山色苍翠环绕城郭,
八方波光如练般铺展在大地。
这样的美景实在是天造之宅,
然而我却不愿意进入修门。
我爱莲花,但并不希望效仿周子,
我种蕉树,却也难以像叔孙那样长久存留。
介甫争着占据墩子,人们都笑话他,
老夫怎能再争夺一个村落呢?

诗意:
《二和》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刘克庄对于逃离尘世纷扰、追求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山水环绕的城郭、波光粼粼的大地以及自然中的莲花和蕉树,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热爱。同时,作者通过比喻自己与古代名人的境遇,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和历史沉浮的思考。最后,作者以一种自嘲的态度表示,不愿再与他人争夺利益,而是选择安享晚年。

赏析:
《二和》的诗意主题是隐逸志向和追求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通过山色、波光和自然植物的描绘,诗中充满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的意境。作者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尘世浮华的厌倦,希望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通过对于周子、叔孙等古代名人的比喻,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历史沉浮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独立、坚持个性的态度。最后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不愿再与他人争夺利益,而是选择安享晚年的心态。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具有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又流露出作者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于尘世纷扰的冷眼旁观。

  •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 《达磨赞》

    竺乾窃虱屠龙伎,袖隐神锋入南海。暨见真龙元不识,九年面壁好羞惭。

  • 《庆东宫生辰四首》

    季秋日在房,房心乃明堂。煌煌心前星,于兹侍天王。休符协上象,九月诞元良。太史言有证,重晖照无疆。

  • 《羌村》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

  • 《次韵王信州》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瀰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

  •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专壑》

    竹原与草堂,转眼事非旧。一壑今独专,造物有付授。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