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对烛》

忽忆巴山夜,西窗风雨寒。
自怜清影独,谁识寸心丹。
草长花犹在,香销泪不干。
海棠贪睡去,惆怅五更残。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对烛》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想起了巴山的夜晚,西窗外风雨寒冷。
自怜我清秀的身影孤独无依,谁能真正理解我内心的痛苦。
草长花依然绽放,香气散去泪水却未干。
海棠花贪睡地离去,我感到无尽忧愁在五更时分仍然存在。

诗意:
《对烛》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巴山,窗外的风雨寒冷,诗人独自一人,清秀的身影孤立无助。诗人自怜自己的清瘦之躯,但又感叹无人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尽管自然界的万物依然生长和盛开,但诗人的心情却未能得到宽慰,他的眼泪还未干,海棠花也昏昏欲睡,诗人感到无尽的忧愁在五更时分仍然残留。

赏析:
《对烛》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词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的自怜和无人理解的心情,与草木的生长和花朵的绽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传递出深深的思考和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忧伤和孤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 《忆少年》

    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燕子已辞秋社去,剩香泥,旧时帘户。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

  • 《南城怀古 其一》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 《读友人诗》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 《山茶》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 《晚春道中四首》

    纖穠扫尽换清阴,便有南风欲荐琴。漫道仙葩归阆苑,小儿造化本无心。

  • 《即席送许制之曹南省兄》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到时自是成行雁,别处休听满树蝉。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