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屈原离骚赋,便至杜甫短长吟。
千载中间多作者,谁於海岳算高深。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叶适对屈原和杜甫的诗作为出发点,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对作者才华的敬佩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从屈原离骚赋,
便至杜甫短长吟。
千载中间多作者,
谁於海岳算高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叶适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对不同时期的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佩。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离骚》被誉为千古绝世之作,展示了他的豪情壮志和痛苦抒怀。而杜甫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中既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小精悍的吟咏。通过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叶适认识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传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敬佩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诗人以"一从"开头,表明他对屈原的欣赏和追随,认为从屈原开始,文学创作就有了新的高度。"离骚赋"一词指的是屈原的《离骚》这一伟大作品,展示了屈原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接着,诗人提到了杜甫,他被认为是屈原之后千载间的杰出作者。"短长吟"一词表明杜甫作品的多样性,既有短诗表达着深刻的思考,也有长篇叙事诗展现着广阔的视野。这种对杜甫的称赞也间接突出了屈原的独特性。
最后两句"千载中间多作者,谁於海岳算高深"表达了叶适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千载中间多作者"意味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众多的文学创作者,他们各有千秋。"谁於海岳算高深"则是在表示叶适对这些伟大作者的敬佩和钦佩,也暗示了文学创作如同浩瀚的海洋和高山一样,需要深厚的才华和见识。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和杜甫的赞美,传递了叶适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叶适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伟大作者的敬仰。
八百青铜买,归来系黑豹。松毛倒垂膝,棕绠曲围腰。稳称轻小帽,宜悬小药瓢。有时吟未就,频在手中摇。
昔有梁孝王,风流歌吹台。西行见天子,侍从多贤才。相如虽未至,得见邹与枚。旷世无伯乐,骐骝为驽骀。
堂堂百尺楼,制作极华丽。山围与水绕,秀色相妩媚。上无狐鼠窥,下有鱼龙畏。宾友升清虚,夷落耸瞻视。南陲粗安堵,北鄙方举燧。倚楼独何为,尚下忧国泪。
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烟寺高旛出,山畲一老锄。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瓯闽佛法半生灭,江浙丛林日渐凋。携手十年如一默,孰云生死不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