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午节时,我在垫江道中自得其乐,欲醉而眠,旅途中的情感使茅店变得空寂。我起身寻找诗句,以纪念这美好的节日,万里之遥也没有一丝云翳,皎洁的月光充满了天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期间旅途中的心境和所感所想。诗人感到欢愉自得,他希望能够沉醉其中,忘却一切烦恼,尽情享受节日的喜悦。然而,他的周围却是一片寂静,茅店空荡荡,只有他孤独地在其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寻找诗句,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好节日的记忆和感慨。他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天空万里无云,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旅途中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的独特感受和心境。首句表达了作者欲醉欲眠的心情,展现了他对节日欢乐的渴望。第二句以茅店的空寂烘托了作者孤独的状态,凸显了他在旅途中的寂寞和思索。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寻找诗句的行动和对节日的纪念,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祥和氛围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旅途中的情感和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通过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交织描写,诗人展示了对节日喜悦和对自然美好的领悟与赞美。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和宁静的氛围,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