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黍尝思时献稑,彩丝击处忆亲蚕。
女红躬俭今犹昔,应有诗人赋二南。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端午帖子·皇后阁》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端午佳节,我品尝着新鲜的黍米,思念着过去献上的稑米。
彩色丝线在打击的瞬间,我回忆起亲手养过的蚕。
如今,女红工作依然勤俭,仿佛还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这应该是诗人们赋诗颂扬的南方之乐。
诗意:
《端午帖子·皇后阁》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提到了种植黍米和养蚕的情景,通过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诗人也赞美了女红工作的勤俭和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以及南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寥寥数语,却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深情厚意。诗中的黍米和蚕丝,代表了农耕和纺织这两项重要的手工艺,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基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和温馨感的场景中。
诗人在描述女红工作时,表达了对女性传统劳动的赞美和尊重。女红是宋代时期女性从事的一种手工艺,包括织布、刺绣等。诗人以此赞美女性的勤劳和节俭,将女红与南方文化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南方独特的手工艺传统和文化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传统价值的珍视。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时期人们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B728,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灯火烘春,楼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蓬壶影动星球转,映两行、宝珥瑶簪。恣嬉游,玉漏声催,未歇芳心。笙歌十里夸张地,记年时行乐,憔悴而今。客里情怀,伴人闲笑闲吟。小桃未静刘郎老,把相思、细写瑶琴。怕归来,红紫欺风,三径成阴。
寒釭融白脂,冻焰结红豆。草有问字人,明朝能载酒。
邹田二忌不相能,买卜之言恶足明。利害伤真至于此,姓田人去恨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