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八夫人合五首》

楚俗传筒黍,江人喜竞舡。
深宫亦行乐,彩索续长年。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八夫人合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地的人们传承着一种习俗,用竹筒装黍米,江边的人们喜欢竞相划船。深宫里也举行着欢乐的活动,五彩的绳索延续了很多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庆祝活动。楚地的人们将黍米装入竹筒中,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江边的人们则喜欢划船竞赛,展示他们的技巧和勇气。即使在深宫中,也有欢乐的活动举行。五彩的绳索象征着长久的幸福和繁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场景。通过描述楚地的习俗和江边的船竞赛,诗人展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深宫中的欢乐活动则展示了皇室的庆祝活动,使整个诗词更加丰富多彩。五彩的绳索象征着长久的幸福和繁荣,给人以美好的寓意。整首诗词节奏明快,意境清新,展现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和活力。

  • 《登第后画师以冠裳写真戏题》

    落魄江湖十二年,布衫阔袖裹风烟。如今各样新装束,典却清狂卖却颠。

  • 《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

  • 《释通慧》

    释通慧,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称敬遵通慧禅师。住台州{今浙江临海}般若寺。事见《五灯会元》卷一○。

  • 《袁州庆丰堂十闲咏》

    青山日相对,闲看白云生。谁谓无心出,中含济物情。

  •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劫火吹炎海水飞,九州同惴釜鱼危。有时杜老泪盈把,终日颜回面忍饥。今古滔滔无限事,乾坤纳纳竟何知。便教强趁黄花约,终恐趑趄罚后期。

  • 《句》

    酬功不惜赏行布,送死惟堪缚一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