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诗词:《独坐吟》
朝代:唐代
作者:秦韬玉
独坐吟,愁绪不尽如水,
草色含情更无已。
春愁又觉似草生,
是谁在情田里撒下了种。
中文译文:
独自一人坐着吟诵,愁绪无法尽情释放,就像水流一样没有止境。
草色带有情感,看不尽那无穷的美好。
春天的忧愁再次滋生,感觉就像草木生长。
不知是谁在内心情感的领域里埋下了种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自坐着吟唱的场景开始,描述了他内心中无尽的忧愁,愁绪如水般无穷无尽。接着诗人将草色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草色仿佛也带有情感,无法完全看尽其中的美好。随后,诗人又将自己的春愁与草木生长相比,春天的忧愁就像是草木在生长,不断滋生。最后,诗人深思:是谁在他的内心情感领域里撒下了种子,引起了如此深沉的忧愁。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忧愁情绪,通过对草色和春愁的比喻,表达出诗人对于情感的深思和思考。诗人用简练而意境丰富的语言写出了无尽的愁绪和忧愁的滋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四声。游女不知行旅恨,一茶留我话平生。
小隐水南村,喧哗不到门。无言及名利,适意在田园。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生涯有如此,何用觅桃源?
离骚读罢怨声声。曾向江边问屈平。醒还醉,醉还醒。笑指沧浪可濯缨。
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伟哉居移气,兰鲍在所化。
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
撩乱龙蛇掌上争,罢来间掉四先生。一棚儿女皆烟散,留得松风万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