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焚汉杂道何孤,荡荡皇风岂易图。
空有法言为世范,不知来者肯行无。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读杨子法言》
作者:释智圆(宋代)
中文译文:
秦焚汉杂道何孤,
荡荡皇风岂易图。
空有法言为世范,
不知来者肯行无。
诗意:
《读杨子法言》是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混乱的悲愤之情,以及对杨子法言的推崇和对世人的呼唤。
赏析:
这首诗词揭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杨子法言的赞美。首两句“秦焚汉杂道何孤,荡荡皇风岂易图。”意味着秦朝的覆灭和后来汉朝政权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悲叹与痛心。接下来的两句“空有法言为世范,不知来者肯行无。”则表达了作者对杨子法言的敬佩,认为他的言行是为了世人的榜样,但却不知是否有后来的人能够真正领悟并实践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们缺乏行动的忧虑。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衷情深切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混乱和人们面临的困境。它提醒人们应该借鉴先贤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并将其付诸实践,以期改善社会现状。
这首诗词既具有历史背景的特点,也具备普世价值的内涵,通过对杨子法言的称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呼唤人们在乱世中保持信仰和行动,以追求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进步。它在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同时,也启迪着读者思考和行动。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摸。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结绳之政由此毁,蝌蚪鸟迹纷坛起。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夸李。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所畜惟骚雅,兼之得固穷。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稼穑村坊远,烟波路径通。冥搜清绝句,恰似有神功。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上方人海外,苔径上千层。洞壑有灵药,房廊无老僧。古岩雕素像,乔木挂寒灯。每到思修隐,将回苦不能。
池馆春深,海棠枝上斑斑雨。酒旗斜举。风滚杨花絮。游子征衫,凭暖阑干处。空凝伫。杜鹃啼苦。还报南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