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危桥颭长硔,行客情屡怆。
溪傍万竿竹,矗矗倚崖嶂。
苍根带古色,落叶堕深广。
阴森暗藩篱,萧槭扫空旷。
无人结茅茨,有客契心赏。
物外识远情,天边知旅况。
野店犹远烟,仆夫力难强。
何以纾我怀,浩歌聊自放。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渡溪水》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溪水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感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溪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水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感悟。诗中的溪水清澈而不流动,仿佛是一面镜子,透明地映照出周围的万物。连绵的山峦倒映在水中,使人感到恍惚迷离。云雾漂浮在潭底,鸟儿在水面上游过,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诗中描绘的溪水旁边有茂密的竹子和陡峭的山崖,这些自然景物给人以古朴而幽静的感觉。树根苍老古色,落叶飘散在水中,增添了一种深远和广阔的意境。整个景象显得阴森而幽暗,没有人建造茅舍和篱笆,但有人来此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作者在这里发现了物外的情感和旅途中的心境,他远离尘嚣,从天边的风景中体验着旅途的辛苦。
诗人提到了一个遥远的野店,但仆人的力量无法走到那里。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抚慰了旅途的疲惫,自由地吟唱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抒发。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张嵲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观察自然,他深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旅途中的心灵感悟。整首诗在平静的溪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情感,引导读者进入内心的深处,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人生的哲理。
铅汞要加添。火候频煎。体中气足返阳全。养就婴儿并姹女,同坐同眼。髓实自身坚。运满三田。刀圭服了得神仙。只候功成并行满,独步朝元。
未言路上舟车费,尚欠城中酒药钱。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一冬暖如春,絮炭价亦轻。我虽将去官,於人独无情。去年冶城叟。采菊餐其英。今兹隔存殁,使我心怔营。出门怅谁语,卮酒当自倾。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楚人既憎汝,弹射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晨装辞北阙,怀绂贰东侯。地本全齐胜,风仍变鲁优。危帆淮上去,古木海边秋。相送江潭客,曾同十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