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霞衣帝所游,案前香气与星浮。
无端醉语落尘土,一过人间四十秋。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读宿州天庆观门扉仙篆有感》是宋代文人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玉骨霞衣帝所游,
案前香气与星浮。
无端醉语落尘土,
一过人间四十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读宿州天庆观门上的篆刻时的感受。首先,作者描述了篆刻的门扉,将其比喻为仙人所穿的霞衣,给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感觉。接着,作者说在案子前面,散发着香气,犹如星辰在空中闪烁。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人世间时光流转的感慨,说自己一晃眼间就度过了四十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宿州天庆观门扉的仙气和神秘感,以及香气和星辰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篆刻时的兴奋和陶醉之情。诗中的"玉骨霞衣"一词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将篆刻门扉与仙人相联系,增强了它的神圣和美感。香气和星辰的描绘则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整首诗的重点在于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无端醉语落尘土"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无情和短暂的感叹,人们的言语和欢愉都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一过人间四十秋"这句话则强调了时间的飞逝,四十个秋天在作者眼中只是一转眼的事情,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门扉、香气和星辰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示了蔡襄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感慨。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也能引发对于生命和时间的反思和共鸣。
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燕子已辞秋社去,剩香泥,旧时帘户。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纖穠扫尽换清阴,便有南风欲荐琴。漫道仙葩归阆苑,小儿造化本无心。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到时自是成行雁,别处休听满树蝉。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