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梁一别子卿归,删后无诗始有诗。
若把李陵从反汉,马迁膏鼎亦何辞。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是华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河梁一别子卿归,
删后无诗始有诗。
若把李陵从反汉,
马迁膏鼎亦何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读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的传记后的感慨。诗人华岳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佩和思考。诗中提到了苏武、李陵和司马迁这三位古代名人,他们都经历了离别、忍辱负重的艰难境遇。诗人通过赞颂他们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华岳对历史的思考。第一句“河梁一别子卿归”,以离别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苏武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删后无诗始有诗”,意味着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人物的传记,诗人才能被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和欲望。第三句“若把李陵从反汉”,指的是李陵曾经反对汉朝,但华岳认为李陵的才华和贡献无法忽视。最后一句“马迁膏鼎亦何辞”,表达了对司马迁的赞颂,他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虽然在政治上并不成功,但他的贡献无可置疑。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精准的表达,展现了华岳对苏武、李陵和司马迁等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这首诗词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物品质和才华的钦佩,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兆看余灯,练阳周镜。照他人,返逼驱儿省。下清中莹。*出银*面。菱花静。似韬光不骋驰。儿惺内观真景。
金华圣者谁识,撞著猪头便吃。虽然无爱无憎,其奈有损有益。合得破落僧徒,也道逆行顺行天莫测。若无末后一著,至今有口难分析。
我屋方茅下,君家闽楚交。鹿门知得计,燕幕未安巢。涧谷泉堪饮,山田饭可抄。应摧灵寿杖,雪蕊嗅梅梢。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两板船头浊酒壶,七丝琴畔白髭须。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
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无日不飞丹洞鹤,有时忽起隐潭龙。祇应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