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
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发{疗了换真},芳草能发狂。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读素问十六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
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发{疗了换真},芳草能发狂。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
译文:
穷人冒着杀气,感受寒冷多受伤。
富人也不例外,所受折磨来自高粱。
美石可以发出{疗了换真},芳草可以使人发狂。
喜怒不节制,遇到机缘身体也难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所面临的不同困境和遭遇。首先,诗中提到了窭人(穷人)冒着杀气,感受寒冷而受伤。这表达了贫困人群在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和困难,暗示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接着,诗中提到了贵者(富人)也不例外,所受折磨来自高粱。高粱作为一种农作物,可能象征着富人因为财富和权势而遭受的压力和困扰。这里传递了一种富人也不一定幸福安逸的含义,财富并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烦恼和苦闷。
然后,诗中提到了美石可以发出{疗了换真},芳草可以使人发狂。这里的意象和表达比较隐晦,可能意味着人们对物质和感官享受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内心满足和幸福,反而可能使人迷失自我。
最后,诗中指出喜怒不节制,遇到机缘身体也难保。这句话强调了情绪和行为的控制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遭受不幸或失去机遇。
整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人们追求物质和感官享受的反思,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关注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忧虑。
晚学知谁继后尘,乡闾旧仰老成人。门无车马何妨静,室有诗书不厌分。闹里抽身甘寂寞,閒中觅中鬭清新。杖藜莫惜频过我,共醉床头满榼春。
神州应东井,天府擅西秦。双阙南山下,千门渭水滨。公卿畏主父,宾客慕平津。方朔何为者,虚称避世人。
平生怀抱欲凌云,元佑名家盖有君。况是生儿胜武子,何须不第叹刘蕡。伤哉未作河西尉,已矣还空冀北群。从此太湖风月夜,一声渔笛不堪闻。
杨柳依依,我生之辰,与公共之。叹袅娜章台,歌翻轻吹,飘零灞岸,影弄斜晖。花萼楼深,灵和殿古,人自凄凉柳自垂。相逢处,记吾侬堕地,嘉定明时。何须梦得君知。便稳道人生七十稀。笑桓大将军,枝条如此,陶潜处士,门巷归兮。几阵花飞,一池萍碎,又向先生把寿厄。年年好,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多病仍逢止酒陶。?陶渊明有《止酒》诗。器之少时饮量无敌,今不复饮矣。?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亭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