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真解事,等闲吹遍,无数短长亭。
一星星是恨,直送春归,替了落花声。
凭阑极目,荡春波、万种春情。
应笑人舂粮几许?
便要数征程。
冥冥,车轮落日,散绮余霞,渐都迷幻景。
问收向红窗画箧,可算飘零?
相逢只有浮云好,奈蓬莱东指,弱水盈盈。
休更惜,秋风吹老莼羹。
周济(1781年-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周济(1781年-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
为学重经世济用,好读史及兵书将略,著有《晋略》八十卷,自负有济世伟略而不能用。更寄情于艺事,推衍张惠言词学,谭精研思,持论精审,为常州派重要的词论家。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介存斋论词杂著》原载于《词辨》前。《词辨》为周济于一八一二年客授吴淞时自编的一部词学教材,以选词为主,兼有评论。一九三五年,唐圭璋将《杂著》从《词辨》中析出,收入《词话从编》。《介存斋论词杂著》共三十一条,发挥“意内言外”的说法,明确提出填词要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并提出了“词史”之说,即能从词中见史,“感慨所寄,不过盛衰”,“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周济把上述理论原则运用到唐宋名家词数十家的品评上,作出了具体而微的辨析。从总体上,周济五代、北宋的尊奉温庭筠、韦庄、周邦彦等而贬抑南宋姜夔、张炎等,此与浙派对立。——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清空”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是为浙派。常州张惠言兄弟选辑《词选》,以“意内言外”为主,又开常州一派。
《渡江云·杨花》是一首清代的诗词,作者是周济。这首诗词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杨花飘落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风真解事,
等闲吹遍,
无数短长亭。
一星星是恨,
直送春归,
替了落花声。
凭阑极目,
荡春波、万种春情。
应笑人舂粮几许?
便要数征程。
冥冥,
车轮落日,
散绮余霞,
渐都迷幻景。
问收向红窗画箧,
可算飘零?
相逢只有浮云好,
奈蓬莱东指,
弱水盈盈。
休更惜,
秋风吹老莼羹。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风吹拂下的杨花景象的感叹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杨花在短长亭上飞舞的情景,每一片杨花都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悲愤。诗人观察着远方,思考着人生的征程,对人们辛勤劳作的辛苦表示敬佩。然而,时间的流转如同车轮落日,绚丽的余霞逐渐消散,留下的只是迷幻的景象。诗人问自己,收藏在红窗画箧中的事物,是否也会像杨花一样飘零消逝?
最后,诗人表示只有浮云才能相逢,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往往短暂而难以持久,而奈何山则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的淡然和对岁月流转的豁达,秋风吹老了莼羹(一种食物),但诗人并不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风吹拂下的杨花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意象清新、婉约,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老矣丹心在,愁来酒兴浓。江山遗古意,云水淡秋容。落日孤村笛,微风远寺钟。平生善知识,却忆妙高峰。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秋光点点明人眼,不比寻常岩桂花。天与刘郎作嘉瑞,枝枝金粟间丹砂。
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