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劳重往,荆湘无定居。
宦情常造次,行橐屡空虚。
宫阙烟尘外,江村盗贼余。
弟兄踪迹断,妻子信音疎。
生理那堪说,穷愁自扫除。
千篇比金玉,万卷是菑畲。
轩轾齐梁后,凭陵汉魏初。
严公俄旅亲,岳土亦烟墟。
一切惟漂泊,平生可叹嘘。
高名天所靳,此理复何如。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读杜子美集》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巴蜀和荆湘两地漂泊流离的生活困境和内心苦闷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巴蜀劳重往,荆湘无定居。
宦情常造次,行橐屡空虚。
宫阙烟尘外,江村盗贼余。
弟兄踪迹断,妻子信音疎。
生理那堪说,穷愁自扫除。
千篇比金玉,万卷是菑畲。
轩轾齐梁后,凭陵汉魏初。
严公俄旅亲,岳土亦烟墟。
一切惟漂泊,平生可叹嘘。
高名天所靳,此理复何如。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在巴蜀和荆湘两地的辛劳奔波和无法安定居住的困境。作者在宦海中常常遭遇挫折,行囊屡次空虚,无法获得安稳和富足的生活。宫阙之外烟尘弥漫,江村中盗贼横行,使得作者的家庭关系疏远,亲人的踪迹逐渐断绝,妻子的消息也变得疏离。
作者在艰难的生活中扫除了物质上的贫困,但心灵的愁苦却无法消散。尽管读了许多名篇和经典,但这些纸上的黄金和丰富的文献只能成为作者贫瘠生活的比喻,无法改变他的命运。无论是贵族轩轾还是平民凭陵,在过去的壮丽历史中,无论是齐梁时期还是汉魏初年,都只能成为过眼云烟。即使严公,作者的旅友和同事,也早已离去,故土也变得烟消云散。
诗词最后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与无奈,他对自己的平庸命运感到叹息。尽管他有着高尚的名声,但在天命之下,一切成为虚设。这种境遇使作者感到困惑和无奈,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这首诗词通过揭示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呈现出一种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怀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态度。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宋代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苦闷,具有一定的触动和思考价值。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卓尔西山百里强,累年家有桂枝香。万株松竹封三径,数世儿孙食一堂。客舍远连虚席密,县衙斜引阙门长。就中好是华林墅,别种梧桐养凤凰。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天涯芳树绾离旌,迁客迟回恋圣明。晓梦依稀度阊阖,尚随残月听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