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推席偏忧国,孟国囊头不祭神。
一自太官供赛具,皇天无意福忠臣。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读党人篇》
朝代:宋代
作者:宋庠
译文:
陈蕃推席偏忧国,
孟国囊头不祭神。
一自太官供赛具,
皇天无意福忠臣。
诗意:
《读党人篇》描述了一个忠臣的遭遇和内心的挣扎。陈蕃推开宴席,心系国家的忧虑;而孟国则因为怀念故国而忽略了祭神的仪式。诗中表达了忠臣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两位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凸显了忠臣的高尚品质。陈蕃推席,表明他对国家的事务和安危忧心忡忡,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孟国囊头不祭神,显示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但却忽略了作为一个责任重大的忠臣所应承担的职责。
诗中的“太官供赛具”指的是宴席上用于祭祀的器物,而“皇天无意福忠臣”则暗示了忠臣的付出和牺牲并未得到上天的回应。整首诗通过对忠臣内心挣扎和社会现实的揭示,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忠诚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它呈现了一种崇高的品质,即在个人情感和忠诚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通过思考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忠诚、责任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正直和坚定的信念。
平生似欠西湖债。每拼了、金貂解。妩媚烟云多变态。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玉京相接蓬壶界。入画遥山翠分黛。苏小不来时节改。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汗漫乘春至,林峦雾雨生。洞莓黏屐重,岩雪溅衣轻。窟宅分三岛,烟霞接五城。却怜饶药物,欲辨不知名。
道山贤范久摧藏,圣德重兴接耿光。招隐稍来周俊造,紬书行见汉文章。挂檐玉榜昭新渥,插架芸签识旧香。喜见诸儒在天禄,嘉谟应欲赞时康。
生平人比似维摩,试比尪孱不啻过。旧摘衰髯今雪遍,频揩病眼转花多。从来世味聊复尔,此去官身如老何。收拾颓龄加药饵,尚堪风月对婆娑。
鸿范合偿伦,调元四序均。几功天吏正,御苑物华新。底贡陈方物,来寮列远人。奉常呈九奏,嘉贶动穹旻。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